![]() |
-關於我們-
「臺南市文資建材銀行」作為帶動妥善利用營建工程及古蹟修復所產生舊材之風氣,增進文資保存效益,提升文資修復水準,為推廣「惜物」、「低碳環保」理念之基礎設施。建材銀行具備倉儲、物流、舊料清理及辦公、研習空間,藉由此空間加深民眾對固有工法之印象,啟發新一代發現手作的價值,自發性投入工藝的學習,並透過舊料再利用,賦予舊料新生命,傳承固有之技術,延續集體記憶。
-申請流程-
舊材再利用的申請對象為:
1. 臺南市古蹟、歷史建築、聚落之所有權人。
2. 申請臺南市歷史老屋補助計畫經主管機關同意者。
申請人/單位依需求提出申請後,經媒合挑選出合適的舊材,即可辦理出貨、點交,並將其運用在修復上,日後亦會追蹤確認舊材的使用情況。

-通報流程-
舊材的收受可透過電話、傳真及網路向建材銀行通報,並接受公、私有房屋所有權人捐贈,經過評估審核通過後,
即可進入建材銀行資料庫,提供申請做修復再利用。

-案例分享-
COPE NYC紐約藝術家聯展(Michela及親谷茂)
本市府文化局自2013年辦理蕭壠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以來,陸續與日本、美國、德國、韓國、奧地利及法國等地建立國際合作交流機制,由外國藝術機構薦送專業藝術家至蕭壠駐村或是由本局薦送臺南藝術家赴國外進駐,多年來已樹立蕭壠成為臺南連接國際專業活絡的當代藝術交流平台。
於曼陀羅周圍,為藝術家從本市文資建材銀行借用舊材,如來自臺南司法博物館的舊式水管連結水的意象、水交社文化園區的日式建築木窗框條則回應木的意象,藉由藝術創作,讓舊材再利用更多一種運用的可能性。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照片提供: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園區管理科
地址:臺南市蕭壠文化園區A1館
營業時間:2019.8.5-8.23(已結束)
臺灣船木樓梯修復
修復位置:臺灣船甲板層木樓梯修復(2座)
臺灣船為依據18世紀初日人所繪《唐船之圖》繪卷中〈臺灣船圖〉,於民國97年由臺灣傳統木造船匠師與現代造船設計師合作完成之1:1比例造仿古木船,具文資教育與技藝再現意義。臺灣船修復完成後安置於1661臺灣船園區,以陸上展示方式開放民眾參觀,臺灣船為未來安平漁港與林默娘公園之間重要視覺意象之一。臺灣船於現地展示並與周邊環境相融合,結合停泊於陸上的臺灣船呈現出17世紀當時往來於臺灣海峽兩岸間航行之意象。
本案主辦單位: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照片來源: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地址:臺南市安平區安億路139號(1661臺灣船園區)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四 10:00~18:00,週五至週日及國定假日10:00~20:30
歷史建築後菁寮義昌碾米廠修復工程及展示區陳設
義昌碾米廠是後壁菁寮地區之傳統檜木造碾米廠,起建於日治時期。本歷史建築修復工程、碾米機具檢修及展示陳設,皆有向本市文資建材銀行申請物件使用。
照片來源: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地址:臺南市後壁區墨林里菁寮243號
電話:0979-169-012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日9:00-17:00
市定古蹟原德商東興洋行修復工程(修復完成,內部尚未開放)
修復位置: 門窗百葉格柵、戶外景觀舖面
清末安平開港通商,外商紛紛於安平小砲臺北方臨海沿岸設立洋行。東興洋行係由德國商人東興(Julius Mannich)與彼得森(J. Peterson)在安平洋行運河沿岸開設的洋行,英文行名為Mannich&Co.。確切的創立年代不詳,僅知在1875~1895年(光緒年間)設立。據光緒6年(1880)海關報告,該年海關興築堤防時,海關周圍已有德記、怡記、和記、東興等洋行, 推論其創立時間,東興洋行至遲在光緒6年(1880)前即已存在。光緒7年(1881)後總公司因虧損,為德商Dircks&Co.(中文譯稱萬鎰洋行)併購而轉換經營者, 惟其中文行名仍沿用東興洋行。東興洋行主要業務有樟腦、砂糖的出口買賣,並兼營航運及代理美瀚保險公司,其中又以樟腦為大宗。日治時期安平大港日漸淤淺導致航運受阻,後又因樟腦專賣政策的實施,東興洋行遂在明治31年(1898)撤離安平。之後由所有權者黃景祥將洋行建物租予日人,作為臺南辨務署安平辨務支署的廳舍。明治34年(1901),東興洋行成為臺南廳安平支廳廳舍。至日人離台為止,做為臺南警察署安平派出所之辦公廳舍。民國34年(1945)以後被充作製鹽總廠宿舍。民國72年(1983)7月臺南市政府收回東興洋行進行規劃修護,民國75年(1986)整修完竣。民國96年(2007)委外進行古蹟活化再利用。民國105年(2016)因地震受損。整修後的建築,仍維持著紅磚砌成的半圓拱形式拱圈毗連,雜以白灰粉刷的外牆,綠釉瓶圍欄,紅白綠相間,造型明顯凸出。在枝葉茂密的樹影襯托下,有磚砌拱券的臺基將建築物的地面層高高拱起,使得這座建築還有一番洋樓的氣勢。
D1-7、8門扇打開後原有後期增設台階,然因其不符風貌於修復時予以拆除,為避免門扇打開後人身安全考量,而設置木作防墜格柵,其使用之木料乃向臺南市文資建材銀行申請之台檜舊料。
另,此案修復工程之景觀生態溝為使用來自於水交社的舊瓦。
監造紀錄單位:張玉璜建築師事務所
修復工程營造廠商:合易茂營造有限公司
文字來源:張玉璜建築師事務所、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照片提供:張玉璜建築師事務所
地址:臺南市安平區安北路233巷3號
營業項目:尚未開放
歷史建築鹿陶洋江家宗祠修復工程(尚未開放)
為「105年0206地震-楠西區歷史建築鹿陶洋江家宗祠災害復建工程」公廳之修復工程-右一架棟、祖祠堂楹仔等木構件修復作業申請本市建材銀行物料。
照片來源: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地址:臺南市楠西區鹿田里油車86號
電話:06-5751081
營業時間:修復中,尚未開放
2019年蕭壠國際藝術進駐計畫/趙書榕《榕壠》
2019年蕭壠國際藝術進駐計畫/趙書榕《榕壠mise en abyme》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樹,根在臺灣,幹在法國,枝葉在全世界裡悠遊飄揚……
漂浮游移於多個世界之間(地方Places / 非地方Non-places),藉由多重媒材、聲音及影像在時間中留下走過的痕跡,並且 留住那些片刻美好的回憶 : 扣人心弦的西拉雅牽曲、迎來夏至的蟬鳴、遙遠的渡海神話、讓人忘了身在何處的扇形鹽田、 佳里紅吱吱(臺語)的火鶴和佳里阿嬤有趣艱深的臺語歌……以及,我與這兒古老靈魂的對話……
時間和空間是最動人的催化劑,流動的記憶加深了觀者多重感官且不同層次的感受,猶如顯影劑般地慢慢浮現,並且引領 觀者進入一種似曾相識的奇異氛圍(Uncanny)及一種多重解讀的mise en abyme (abîme).
*mise en abyme (法語) : 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開創提煉的一種中心敘事方法,一環套一環,一個故事裡夾套另一個故事,有如漣 漪和鏡淵(鏡中鏡、戲中戲……),中文譯為套層結構、敘事內鏡或紋心結構。
文字及照片提供: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園區管理科
地址:臺南市蕭壠文化園區A1館
營業時間:2019.6.28-7.28(展期已結束)
展覽商借-「體趣-原臺南警察署建築修復展」
*此展覽之展期已結束。
展覽期間:2016年10月17日~2017年3月12日
展覽地點:臺南市立美術館一館(市定古蹟原臺南警察署)
照片提供:臺南市文資建材銀行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37號
電話:06-221-8881
展覽商借-臺北迪化二O七博物館「你的風景我家門窗」
*本案展期已結束。
「你的風景 我家門窗」特展,展期自2018年7月21日至2019年1月6日止,並於2019年2月2日至2019年4月7日巡迴至「臺南市文資建材銀行」,透過南北的文化串聯,讓文化資產保存精神更能落實在生活當中。
本次展覽共分為九個單元:「門」、「門神」、「窗」、「玻璃」、「五金」、「鐵花窗」、「鐵花窗製作工具」、「木作工具」、「門窗風水」。每個展區均有亮點,例如:一入眼簾的霞海城隍廟百年廟門,臺灣大小宮廟特色門神的影像,包含全台唯一的苗栗文昌祠「天聾地啞」門神以及深具先人物理智慧的「上下疊窗」再現、曾經短暫使用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替代金屬五金難得一見的「玻璃戶車」、傳統技法再現的「鐵花窗製作」、跑遍全台蒐羅的精采門窗影像,李乾朗教授珍藏的鉋刀、文公尺、墨斗等,透過展場內的百件展品運用實際物品與影像展示,讓參觀民眾對於百年來生活中的門窗有更多的認識。
文字及照片提供:臺北迪化二O七博物館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週二休館)10:00-17:00,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10:00-17:30
營業項目:2018.7.21~2019.1.6
糖業藝術扎根計畫/王瑞亨藝術家與麻豆國中學子藝術共創計畫
本案計畫目的:
1. 使學生在田野調查與創作過程,瞭解在地糖業地景紋理與學校的關係,透過文史的與文史踏察認識學校這個場域的更動,並且認知學校與麻豆的文史關聯性。
2. 啟發在校師生藝文參與的熱誠與創作潛能。
本案預期效益:
透過讓學生瞭解建築歷史與場域記憶的關聯,進而建立一種舊建築可能是一種集體記憶,讓學生了解歷史與舊建築需要被保護之後,才能有自己的文化與歷史這是需要被傳遞與建立的過程,並讓學生去思考媒材上選擇邏輯進而對於創作上思考與作品觀賞論述的理解。
本案主辦單位:臺南市立麻豆國民中學
本案創作藝術家:王瑞亨
說明文字節錄自:2019甜蜜蜜到臺南找甜頭-糖業藝術扎根計畫/麻豆國中校園共創計劃書
照片來源:王瑞亨
地址:臺南市麻豆區南勢里36號
電話:06-572-2128
歷史建築白河沈氏宗祠東西側木柱緊急修復工程
歷史建築白河沈氏宗祠在107年上半年度申請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辦理古蹟及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經費補助進行木柱修復工程,木柱油漆經過清理後發現木柱損壞比預期嚴重許多,尤其以東向前二架與後三架木柱下半部腐朽超過二分之一已達墩接修復程度,西向前四架上次修復時已採墩接方式修補,墩接長度已達二分之一,油漆清理後發現上半部木柱已有約三分之一深度損壞,必須採用接補方式修復。
申請修繕單位:歷史建築白河沈氏宗祠
執行修繕單位:松照實業有限公司
照片來源:松照實業有限公司、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地址:臺南市白河區昇安里三間厝81號
展覽商借-臺北迪化二O七博物館「燈 照亮老台灣」
*本案展期已結束。
展期自2019年12月24日~2020年6月28日止。
燈,每天陪伴我們的好朋友,點亮一盞燈,讓我們不再害怕黑暗,照亮我們回家之路。
迪化207博物館「燈 照亮老台灣」特展,從沒有電的日子開始,呈現從東方到西方,從民俗節慶到各行各業裡,燈的百樣姿態,邀請大家一同觀賞老台灣燈光的故事。
文字及照片提供:臺北迪化二O七博物館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電話:02-2557-3680
營業時間:週三-週一10:00~17:00,週二公休展(本案展期為2019年12月24日~2020年6月28日,已結束)
歷史建築鹽水歡雅國小禮堂及時鐘座修復工程
歡雅國小的大禮堂落成於民國45年(1956年)05月,由當時的鹽水鎮公所籌建而成,作為地方教育單位的集會場所,禮堂的設立彰顯了臺灣近代學校建築中之社會教育目的,民國93年09月22日,歡雅國小的大禮堂與時鐘座一併被登錄為臺南市歷史建築,其修復工程於民國108年02月20日(星期三)函報開工。
建築舊材本身即是一歷史物證,保存當時的營建資訊,妥善處理與再利用,有助於史料的留存與探索,亦能聯繫不同世代人們的知識和情感。
本修復工程營造單位:合易茂營造有限公司
本修復工程監造及工作報告書單位:合拓建築師事務所
照片來源:合拓建築師事務所
文字來源:節錄自「歷史建築鹽水歡雅國小禮堂及時鐘座修復工程」申請建材銀行成果報告書
地址:臺南市鹽水區31號
電話:06-6552558
歷史建築原竹園町臺南州職員宿舍修復工程(尚未開放)
本案門窗部分向建材銀行申請,部分以回收舊料的方式進行整修,如通氣窗、佚失的門扇如風呂、便所、台所門。
本修復工程已完工,現委外營運招標辦理中。
本修復工程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建設科
本修復工程營造單位:建美營造有限公司
本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執行單位:二重梁建築師事務所
照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地址:臺南市東區前鋒路119巷12號
臺灣船緊急修補及船艏支撐作業(鋼構與船體之襯墊)
為進行本府文化局所轄1661臺灣船園區主要展示項目-「臺灣船」之維護及結構安全等考量,故進行本修繕作業。
本案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照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
地址:臺南市安平區安億路139號
電話:06-295-9728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四 10:00~18:00,週五至週日及國定假日10:00~20:30
臺南市安平樹屋環境整理改善及藝術設置(木棧道修復)
樹屋位於德記洋行後面,原是德記洋行的倉庫,大約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此處曾做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現況規模即為日本人增建。
樹屋內有規劃完善之木棧道讓參訪者穿梭於樹屋間。
本案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
照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
地址:臺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08號旁
電話:06-3913901
營業時間:週一~週日:08:30 – 17:30
展覽商借-集合啦!咦?動物咧?文化資產中的動物特展
*本案展期已結束。
自然界生物浩浩洋洋,各種生物似緊若離的與人類共存,而「動物」豐富多元樣貌與獨特反應動能,更被人們融入各種信仰崇祀之中。本展覽以「遊樂園」的形式介紹「文化資產中的動物」,讓大小朋友能在輕鬆有趣的觀賞經驗中,發現隱身在生活周遭,例如建築、民俗、藝陣或是工藝品中的動物朋友們,觀察這些動物在文化資產中如何被呈現,並了解這些動物的象徵意涵(本次建材銀行出借展品陳列於夜光屋中)。
展出地點:臺南市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1、2樓
指導單位:臺南市政府、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照片提供: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地址: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332號
營業時間:2020.7.11(六)~8.16(日),已結束
市定古蹟原臺南廳長官邸周遭原南一中宿舍第1、2期整修物料申請
本案除妥善運用現地舊材料,如鐵花窗、花磚及屋架木構等建材之修復續用巧思,並為彰顯歷史老屋保存改造特色,本府文化局向建材銀行申請舊材作為室內門扇。
實木門扇規格尺寸為245cm*60cm,數量3扇。
本修繕案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建設科)
照片拍攝: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地址:臺南市東區育樂街197巷
市定古蹟總趕宮正殿神龕堵板氣窗新作
市定古蹟總趕宮於2010年修復完工後迄今已八年,正殿神龕前供桌背面為改善通風拆除木堵板,原堵板位置以新作百葉窗取代,百葉窗木材使用臺檜舊料,來源為建材銀行及原堵板木料。
申請修繕單位:總趕宮
執行修繕單位:松照實業有限公司
照片來源:松照實業有限公司、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31巷13號
電話:06-2251618
歷史建築原白金町日式宿舍修復工程磚牆緊急支撐(修復中)
於修復工程進場後,因後期增建物拆除及磚牆面層剔除後,發現北側(8 號及8-1號)周圍留設之牆體有部分隱蔽處之裂隙。經檢討後,為確保北側(8 號及8-1 號)周圍留設之牆體於後側量體基礎及鋼構架未完成前,不受地震及豪雨所可能導致之土方軟化的情事,且於108 年11 月29 日邀及專業委員協助現勘,認定有立即性之危險,故決議針對隱蔽處之裂隙進行緊急性之結構補強,並請營造單位善用舊料進行施作,故於109 年1 月以承商庫存之舊料進行後方增建物東側牆面之支撐,並於109 年4月請本府文化局協助向本市文資建材銀行申請木料以進行北向及西向之牆面支撐。施作前皆請承商提出牆體暫支撐補強及加固之大樣圖說,送予監造單位審核及機關審定後,方據以施作。
本案修復工程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建設科)
本案修復工程營造單位:大順營造有限公司
本案修復工程監造及工作報告書承攬單位:黃毅誠建築師事務所
文字及圖片提供來源:黃毅誠建築師事務所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233巷2號
營業項目:尚未開放
市定古蹟原臺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二樓木作窗戶修復
市定古蹟原臺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木窗因使用已久,有多扇窗戶已經損壞。講堂正立面中間數樘木窗因室內裝潢板阻隔,須搭設鷹架由外部修復,而架上實際檢測發現二樓木窗損壞情形超出原計畫修復範圍。本次修復木窗位於講堂東側、西側及正立面,計劃範圍外木窗發現腐朽損壞處亦作填縫及修補。
申請修繕單位:臺南私立長榮高級中學
執行修繕單位:松照實業有限公司
照片來源:松照實業有限公司
地址:臺南市東區林森路二段79號
提供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展示陳設傢俱
此雕花木櫃,曾服役於德記洋行,而後輾轉收存於本市文資建材銀行,木櫃現置於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販售部之紀念戳章蓋章處。
照片提供: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相關報導:https://reurl.cc/1YZ0Rp
地址:臺南市山上區山上里山上16號
電話:06-5781900
2019年蕭壠國際藝術進駐計畫/吳芊頤《相遇之所》
根據歷史脈絡,糖廠及佳里區域擁有台日文化的底蘊,嘉義也是交趾陶原鄉,此次現地裝置作品融合相關視覺元素,在地特有的交趾陶、剪黏為發想,將人物、鳥獸、山水等取其豐富的造形、色彩、吉祥歡樂等意象,對應各式膠帶等多彩性質的拼貼,融入拆遷下的建物元件,重新編碼組構,產生新的故事,將糖廠空間介面視為大型的光劇場,使符號轉化為可見的光影效果,發生在空間中,透過搜集、修補與拼湊的過程,現地製作的紀錄與草圖,串連土地記憶與文化地景,形塑時空轉換下的風物景觀。
吳芊頤作品融合視覺元素,以特有的交趾陶、剪黏為發想,將人物、鳥獸、山水等取其造形、色彩、吉祥歡樂等意象,以各式膠帶等多彩性質的拼貼,融入拆遷下的建物元件,重新編碼組構,產生新的故事,將糖廠空間介面視為大型的光劇場來呈現作品。
文字及照片提供: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園區管理科
地址:臺南市蕭壠文化園區A8廊道
電話:06-7228488
營業時間:2019.8.14 ~ 9.30(展期已結束)
2021臺南傑出藝術家巡迴展-神紋樣:廖慶章.蘇小夢雙個展
關於「臺南傑出藝術家巡迴展」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為推崇臺南在地藝術家之成就,推廣美術教育,於105年起策劃辦理「臺南傑出藝術家巡迴展」,並分為資深組(65歲以上)、中壯組(40-64歲)每屆遴選藝術家辦理。每屆展覽除了在臺南文化中心展出,另至全國各縣市進行巡迴展覽,期讓全國各地民眾看見臺南藝術家的多元樣貌、認識臺南之藝術發展與成就,並促進與外縣市之藝術交流活動。
關於《神紋樣:廖慶章.蘇小夢雙個展》
本屆中壯組遴選出傳統廟畫出身到當代膠彩與水墨繪畫的藝術家「廖慶章」與金工呈現出擺脫定論的形體框架的藝術家「蘇小夢」,他們在創作中都使用各種傳統與當代都適用的「紋樣元素」如:衣帶、水袖、金銀票絲細工等作品;「紋樣」,可以當主角、也可以是配角,例如搭配象徵富貴的牡丹、象徵長壽的壽桃,就是一張討喜的吉祥畫。紋樣變化多端,不僅是非常迷人的傳統藝術,亦可融入當代生活,具有不同寓意的趣味性,打破了傳統與當代之間的藩籬。
文字及照片提供: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民治文化中心管理科)
地址: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332號
營業時間:2021.5.7-5.23(已結束)
臺南後壁區後壁國小歷史老屋「璞育塾」修繕申請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於後壁國小的歷史老屋作為據點,進行「璞育塾-璞公英計劃」,期望藉由多方位的能力養成和創業訓練,為返鄉打拼的青年和社區婦女提供培力資源。將「璞育塾」建置成地方文化及教育中心,開設親子課程、手作體驗課程,提供教育及文藝工作者交流空間,也規劃成為地方農民的假日展售園區,結合地方組織的力量,與社區民眾一同學習成長、產業共好,共創地方新亮點。
文字提供: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照片來源: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地址:臺南市後壁區後壁里198-1號
電話:06-6872731
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補助計畫-六甲毛昭川醫生宅邸
位於臺南市六甲之「毛昭川醫生宅邸」,向本市文資建材銀行申請木料作為土臺、大引、根太等處修復使用。
照片來源: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地址:臺南市六甲區建國街18巷8號
2021駐村藝術家陳家翊個展《風吹過才感受到你的存在》
蕭壟文化園區駐村藝術家陳家翊個展《風吹過才感受到你的存在》,為駐村期間對台南樹木的導讀,觀察環境中自然光影的變化,將時間凝結在某個陽光燦爛的下午。藝術家導覽時說道:在藝術村的附近看到許多以前糖廠時期留下的老樹,有的經過砍伐、修剪,不復原始的茂密豐盛,但看到貓睡在樹頭上,體悟到事物的樣貌雖然隨著時間流逝而不同,但依舊以其他的方式存在,因而有了這次展覽的主題想法。
藝術家撿拾周邊樹木的斷枝殘幹,向文資建材銀行借用建材舊料如腐朽的樑柱、閒置的牛眼窗等,轉化為創作的素材,並拍攝具生活感的影像,透過燈箱與投影裝置,將室內展場營造出有如微風吹拂般的森林,帶領觀眾體驗虛實交錯的魔幻日常。
展覽簡介:
台南是一個擁有豐富的樹林生態與歷史脈絡的地域,可見到歷經時代變遷的建築材料,與因不同因素而被切面或死亡的樹幹。曾經作為樹木存在的建材,在人為的影響後已無法回復原先樣貌;而逝去的樹後經過時間洗滌,轉換成另一種型態,以不同價值而存在著。藝術家以人文的角度切入,重組並融合了人造、自然及時間的影像,還原樹葉茂密的樣貌,搖晃的樹蔭是風吹過的痕跡,乘載著記憶的重量。以沉浸式的手法呈現空間感知與記憶,彷彿將風引入了室內,呼應著佳里糖廠它的重建歷史、土地記憶及生命存在的軌跡,與在地不同的想像面貌相互交織著。
展覽簡介及照片提供: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園區管理科
地址:臺南市蕭壠文化園區A2館
電話:06-7228488
營業時間:2021-10-28 ~ 2021-12-31
2022蕭壠國際藝術村藝術家徐思穎個展作品「新居落成」
“Nothing revives the past so completely as a smell that was once associated with it.”
― Vladimir Nabokov
氣味確實比景象或聲音更能撩動心弦。
旅居德國逾10年的藝術家徐思穎,7月進駐蕭壠國際藝術村,8/31日起在園區辦個展「空氣中經常瀰漫著一股甜蜜蜜的濃厚氣味」,而戶外也放置她的藝術裝飾「新居落成」,她以身處異鄉多年的台灣人觀點,以嗅覺為主題,透過糖的甜蜜氣味及意象,喚醒民眾回憶起蕭壠作為糖廠的過往歷史。
徐思穎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隨後德國布倫瑞克藝術大學深造,主修美術及影像,在2018年拿到該校大師班學位。其藝術創作專注於實驗電影和表演藝術,包括錄像裝置、跨媒體表演以及性別問題,曾獲第16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
徐思穎表示,剛到這裡的前幾天,發現不管在宿舍或是戶外,都有許多昆蟲及螞蟻,因為這邊前身是糖廠,所以想在這裡幫牠們找一個新家。特別前往文資建材銀行找到司法博物館及附近民宅的鐵花窗,外面用玻璃罩住,內部裝滿特級白砂糖並留下管道,打造糖廠的小型共同生活圈,而目前已經有許多螞蟻進駐在裡面了。
藝術家徐思穎試圖重現人類對物質環境影響下此場域將近世紀以來持續的甜蜜滋味,曾在此地工作過的人們、曾經拜訪此地遊憩的過客,都能經由這個嗅覺再次浮現腦海中對此地的記憶。並藉由來自不同時空與國度的物件交錯在展場內與外,刻意參考日常文化,從而描述文化生產的基本機制,用一種輕鬆純粹的視角探討當代藝術的本質,從而帶給觀者們嶄新的詩意連結。
地址:蕭壠國際藝術村A1館
營業時間:111/8/31~111/10/31